發布時間:2021-06-17 10:08:51 點擊次數:2928
關于洗龍水的由來,如今海南民間大概有兩種傳說。一是認為屈原投江后化身為龍神,在端午節這一天會出來活動,人們洗龍水是與龍神共浴,可以得到龍神的保護,換來一年的安康。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這天,天上的龍會下到凡間,從地上所有的水中經過,水沾染了龍氣也就成為龍水,用龍水洗身,以求吉祥安康。
在《崖州志》中記載,五月端午,“又采蘆花、香草、菖艾,浸水供神,浴體,或折艾懸門,以避疫。”在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,書中所載古習俗依然延續。重要原因可能是海南島的地理位置特殊,遠離變遷,人文習俗保持完好,就像海南當地一些方言,保持很多古語語法規則。人文習俗也一樣保持接近原始的狀態。洗龍水寄托了海南島老百姓祈求健康平安的心愿,端午節洗龍水可以洗去身上的疾病和霉運,讓身體更健康強壯,孩子們洗龍水,龍神更會保護其健康成長,平安好運。在海南全民洗龍水過端午是一個有特色節日習俗。
無論哪一種說法,都蘊含了對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祈愿。而洗龍水的方式,海南也分為兩種,靠近河邊就先到河邊洗,靠近海邊就先到海邊洗。首先,在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,人們要準備好五件花草:檳榔花、海棠花、野菠蘿花、艾草、一種蘆葦的芯。這五種東西不同的地方可能品種不同,但一定是五件,也是暗合5月5日的數字寓意。比較麻煩的是,這五樣東西并不好找,都要很費周折,經常是你家找一件我家找一件,各平分一點最后才能湊齊。雖然找起來比較艱難,但誰家也從來不會少掉一件。這也足見海南人民的虔誠了。
在洗龍水的細節上過去也有不少講究,例如洗龍水最好是在中午12點鐘,因為洗龍水的含義是與龍神同浴。正午時分下水正好,才能在沐浴中沾得龍神恩澤,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無病無災、一帆風順。